1.抗生素类
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,二者均属四环素家族,但效力比四环素更强。美国皮肤学会的《痤疮治疗和护理指南(2016)》[认为四环素类抗生素应作为治疗中重度痤疮的首要选择,但是不建议单独使用抗生素治疗痤疮,而且一定要有外用药物或产品配合。这个观点是完全正确的,一方面单独应用抗生素无法作用于更多发病环节,另一方面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已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。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的抗菌谱相当广,效力强,这可能是它们成为痤疮推荐用药的重要原因。也有观点认为它们也许不是通过抗菌,而是通过抗炎发挥作用,不过普通患者可以不必太过关注这些学术之争,管用是硬道理。
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的主要副作用是肠胃不适、头晕、光敏等,如果不能耐受,应当及时告知医生请求指导。此外,长期服用抗生素,有可能引起肠道和皮肤微生物菌群失调、真菌感染机会增加等。四环素类药物的另一大副作用是导致牙齿发黄,因此儿童和青少年不能过度使用。总之,抗生素对治疗痤疮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,但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风险,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2.抗雄激素类
抗雄激素类药物通过拮抗雄激素来抑制皮脂分泌,医生可能会用这类药物治疗和内分泌紊乱相关的(如多囊卵巢综合征、肾上腺增生综合征,或者单纯的高雄激素水平)、较顽固的痤疮,常用的包括口服避孕药(如达英-35、优思明)、螺内酯、丹参片等。其主要作用机制有:在卵巢水平降低雄激素水平,提高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以结合更多的游离睾酮,从而使睾酮不能结合和激活雄激素受体,减少5α-还原酶活性,阻断雄激素受体等。
需要注意的是:这类药物应该用于有避孕需要的女性痤疮患者,而且不应单纯长期依赖此类药物治疗痤疮。
3.维A酸类
口服药使用的是异维A酸(isotretinoin),用于治疗严重的顽固性痤疮,可减少皮脂分泌、减轻痤疮皮损与瘢痕,不过也可能会引发焦虑和抑郁症状。其副作用可累及黏膜、骨骼肌肉和视觉系统,大体上与维生素A过量的症状相似,可导致全身腺体分泌减少、皮肤干燥、眼睛干涩等。